《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,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》強調(diào),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、均衡、普惠、可及。黨員干部要聚焦群眾心聲,掌握真實民情;聚焦急難愁盼,真正解決民憂;聚焦常態(tài)長效,持久溫暖民心。
深入一線知民情。民之所憂,政必念之。黨員干部要堅持群眾路線,深入一線調(diào)查研究,沉心俯身細聽民聲,堅決遏制、徹底根治調(diào)查研究“蜻蜓點水”、制定策略“紙上談兵”、落實舉措“隔靴搔癢”的歪風邪氣。要放下面子、卸下架子、彎下身子,深入田間地頭、來到街頭巷尾、躬身農(nóng)家小院,與田間農(nóng)民談心、與車間工人談話、與機關職工交流,真心關懷、耐心傾聽、細心了解,深入了解民憂民怨民難,真正掌握群眾急難愁盼。
擔當實干解民憂。民之所需,政必為之。群眾的柴米油鹽、家長里短、衣食住行,都與生活幸福感息息相關。黨員干部要堅持問題導向,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,把群眾呼聲作為動員號角,把民生建設作為工作重點,細化項目單、確定時間表、簽訂責任書、繪好線路圖。不做“室內(nèi)謀劃師”,而要做“一線實干家”,擔當作為、真抓實干、追求實效,適時晾曬工作進度,定期邀請群眾檢驗成效,真正解民憂、紓民怨、除民難,把“民生清單”變成人民群眾的“幸福賬單”。
躬耕不輟暖民心。民之所盼,政必行之。民生建設,只有“進行時”,沒有“休止符”。黨員干部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不懈奮斗的目標任務,在努力拼搏中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。要聚焦教育資源擴優(yōu)提質(zhì)、優(yōu)質(zhì)醫(yī)療衛(wèi)生資源共享、“一老一小”普惠服務等群眾關心的實事好事,建立長效工作機制,加強常態(tài)監(jiān)管督導,把為民服務落實在行動上。在為民服務的過程中,要及時總結(jié)提煉實效突出的好辦法、好措施、好經(jīng)驗,形成制度,長期堅持下來;要把存在的問題、不足作為“反面教材”,汲取教訓、引以為戒。只有眾志成城、艱苦奮斗、勤勉實干,才能早日繪就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的美好畫卷。(中共安岳縣委組織部 彭著)
